3岁认字过千_不是好事_过早易笨

过早认字,不是帮娃,而是害娃!

1

根据蒙台梭利的研究,5-7岁是儿童认字的敏感期。

在学龄前过早被迫认字的孩子,初入小学时可能比未认字的孩子优秀,随着年龄增长,过早认字的孩子优势不再明显。

学龄前一定要让孩子早认字,否则孩子入学后,成绩会被其他孩子甩在后面一大截。

带着焦虑,他们让孩子刚会坐着的时候就开始识字、提问。

孩子很聪明,2岁左右就可以基本无障碍阅读一些“历史书”妈妈非常骄傲,教会了孩子那么多字。

虽然孩子上学后,考试成绩都是100分,但总抱怨上课很无聊、没意思,老师教的字她都懂。

正是孩子觉得没意思,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上课就越来越不专心,最终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到了二年级,由于难度提升,孩子注意力被破坏,很多科目成绩由优秀变成了良好,不如之前受老师重视了,心理落差特别大。

三年级时,孩子经常发脾气不想去上学,出现厌学情绪。当然不是。

书面语言的发展,建立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先把听、说(语言)能力锻炼好,丰富 Ta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才是关键。

2

特殊情况,如何应对?

(1)孩子幼儿园已经开始教汉字了,怎么办?

宝爸妈要做的是:了解幼儿园教汉字的目的和方式。

如果幼儿园只是单纯地体验中国文化、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适当教学,不用过于紧张。

但如果是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地进行小学化教育,宝爸妈们就需要提出质疑或干预了。

(2)小学入学要求识字量,怎么办?

科大大曾经和一位妈妈聊天,得知现在一年级半学期的总识字量要达到400个字。

孩子没有基础识字量,突然要融入并且必须接受一个充满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的世界,孩子们会非常疲惫辛苦的。

如果再被老师批评认字慢、读错音,孩子内心沮丧和受挫度一点儿也不比我们被领导批评来得低!

据那位妈妈说,现在大一点的孩子考试,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科大大通过这件事儿得出的结论就是:孩子学认字虽然不能过早,但最晚也不要超过七岁。

3

孩子有兴趣,能学吗?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宝爸妈这时要说了:

我家娃才3、4岁,但是对认字特别有兴趣,也不能引导吗?

不!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娃真的在文字方面有浓厚兴趣,语言能力又强,宝爸妈们完全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正确、适度地引导认字。

● 给字配画、认识象形字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甲骨文识字卡,也就是象形字卡片,如果宝宝对此有兴趣,宝爸妈可以用来教学。

识字卡最好选择纯文字的,不要拼音、笔顺、组词等任何多余信息,这样孩子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字上。

● 认字要随时随地

生活中家长应善于观察、尽量去发现所有能帮助孩子认字的事物。

比如:买东西、逛公园,看到标签或招牌上的文字,都可以鼓励孩子读出来。

一来二去,宝宝认的字就会越来越多了。

●使用指读法

指读法就是用手指指着汉字,一个一个地读,对于4-6岁的宝宝,指读法能够强化一字一音的关系,将声音和字形结合起来加深印象。

而6岁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尝试进行独立指读了。

● 鼓励孩子多输出

仅让孩子不断输入是不够的,家长还应多提供输出的机会。

比如,孩子认识大象后,下次看绘本再遇到它时,要鼓励他说出“大象”二字。

如果孩子没有回答上来,也没关系,多鼓励他,让他始终保持对文字的热情。

●持续不断的亲子阅读

在家里,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开辟一个阅读角,每天坚持亲子阅读,比单纯的认字更有意义。

识字的关键在于:让孩子记住文字的含义,而不是文字的长相和读音。

亲子阅读刚好能达到这一目的,加深孩子对文字的理解。如果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开心快乐,就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吧。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靠的是持久的坚持和积累,而不是一时的爆发。

孩子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你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成长。

从今天起,不做焦虑的父母,不与别家孩子攀比。

只有当你放下焦虑,才能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