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平是很多家长所追求的,他们无比希望学生都能拥有上高中和大学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学生时代的第一个“分水岭”,中考确实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以往的印象当中,考上高中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初中生想要上高中,就必须经历中考的分流。如果成绩不理想,便只能流入到职校。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改革让学生和家长都处于深深的焦虑当中,为了顺利升入高中,初中生挑灯夜读,不仅压力与日俱增,就连身心健康也埋下隐患,着实让家长十分担忧。
现如今初中生迎来“新消息”,中考将面临重大改革,并且教育部也明确了中考的命题模式和方向,既增加了学生上高中的胜算,也减缓了家长的焦虑,可谓是一举多得。
初中生“喜从天降”,中考将面临重大改革,预计2024年全面落实
大家都知道,每个省份的教育资源不同,所以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的难度都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考,很多地区的命题方式存在问题,很多时候学生的成绩都并不理想。
为了减小学生的压力以及家长的担忧,初中生“喜从天降”,命题模式将有调整。在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通知中,要求各地区做好中考命题的相关工作,要保障中考的公平和公正。
首先,在命题模式上教育部再次强调,要求各地区积极推进省级命题,争取在保障命题质量的同时,在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而那些不具备条件的省份,也要有加快推进的计划和方案,预计在2024年全面落实。
其次,在命题的难度上教育明确表示,不允许超标命题以及扩大命题的范围,同时也不允许考试的内容中出现高中的课程内容、学科竞赛以及校外培训内容等。
再次,要加强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同时还要合理控制试卷的难易程度,以及对于命题人员的要求等等,可以说这一系列的调整,更能显示教育的公平性。
要知道,2022年的中考是“双减”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不管是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学生和家长,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所以家长对此也是十分期待和关注。
中考命题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别不以为然
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中考的分流,学生和家长难免会感到焦虑,毕竟被流入职校基本上就与大学无缘,此次中考命题模式的调整,降低了中考的难度,也意味着考高中的门槛或降低。
对此很多家长表示赞同和支持,要知道,家长往往对学生寄予厚望,并不希望他们的学习生涯止步于此。再加上升学的竞争和压力巨大,家长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辛苦既欣慰又心疼。
笔者认为,中考其实和高考一样重要,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残酷,也是对他们的激励和鼓励,毕竟只有将压力化为动力,学生才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但凡事都有双面性,中考命题的调整,确实会让很多学生避免被分流到职校,可也会让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变得松懈,如此一来,这样的调整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家长的作用尤为关键。
面对教育体制的调整,家长不应该喜形于色,做好学生的督促工作尤为关键
大多数家长对于教育体制的调整,都能够表示支持和理解,但也有些家长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便会给学生的教育和未来埋下隐患,也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家长首先要认同这样的改变,即便非常支持和赞同也不能喜形于色,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能放松。
除此之外,学生放学回家后,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也要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和预习习惯。并且家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也要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这样要比强迫式教育以及命令的口吻要更有效果,也更容易让学生信服,起到监督的作用。
笔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