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笔试开考

7月30日,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笔试考试正式开考。这次笔试科目,理学类为数学和物理,基础医学类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为语文和历史。

“笔试全都是选择题,3个小时考120道题。和浙大竺可桢学院的测试有点类似。”有考生说。

人文历史类的考生回忆,笔试考了很多文学常识,比如“建安七子”,题目难易皆有。此外,“二百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一道语文题。

理学类的一些考生认为,强基计划的笔试题,比高考难,有一些竞赛的题。一位来自外省的考生说:“数学里有一些复数的知识点,物理题挺多的,比如关于波长的知识点,都是高中没学过的。”

由于疫情,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体质测试免测。根据官方消息,考生体质测试情况将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的体质健康评价信息。另外,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生将采用在线测试。

今年,自主招生取消,名校招生新增强基计划。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工程力学10个专业。

今天,浙大强基计划还将进行面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进行。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1:2比例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

对全程参加浙大所有项目考核的考生,随后会进行综合成绩排序: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100)*85%+学校测试成绩(折合成满分100)*15%。

浙大将于8月5日公布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浙大今年新设一个专业,新在何处?

昨天下午5点30分,浙江高考首轮志愿填报截止。填报过程中,高校今年新增专业受到了考生和家长关注。其中,浙江大学今年获教育部审批通过一个本科新专业,即“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

眼下,原有的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与交通工程这三个专业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跨行业适应”提上日程,社会期待高校培养更多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浙江大学建工学院通过“土水交融通”的新培养理念,将原有三专业合并优化形成了符合土建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新设专业。

大桥的“技术总监”

聚焦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

在港珠澳大桥、2008年奥运会场馆、2010年世博会展馆、G20峰会主会场、南水北调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中,新专业所依托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悉,在专业学习阶段,每位就读新专业学生可以前往工程现场,实地接触河流、湖泊、水库、闸、坝、水电站等水资源或水利工程以及交通工程,进行学前的认识实习。

除了观摩与参观,之后的暑期生产实习实践活动,将涉及结构、岩土、市政、工程管理、水利及交通多个专业方向,用来巩固和深化学生上课所学理论知识。

桥梁的“体检医生”

着重培养全面素质

每年的汛期泄洪时,大体积水涌向下游,冲刷水下基础及浆砌块石,如果不及时开展检测评估,桥梁很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这就需要桥梁“体检医生”出马,通过对桥梁外观及性能检测、水下桩基探摸、静载及动载试验等综合评定桥梁实际承载力。

这些桥梁的“体检医生”,需要有过硬的数、理、力学基础、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同样是“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专业对培养学生的期待。

大数据交通的调度员

强化AI相关交互课程开设

网约车共享数据是浙江大学交通专业与新兴技术结合的一大成果。作为大数据交通的调度员,研究者可以帮助出行者找拼车同路人或智能规划路径躲避交通拥堵路段,或者帮助交通规划师更好地设计地铁、公交、步行等网络。

新专业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可联合工程、环境、计算机、自控、材料等相关学科开发跨学科课程。新专业还将强化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课程,为这个专业注入了更为有趣的元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