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接轨初中语文

目前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基本已经确定了初中学校,初中学校的确定包括“划片及摇号入学”、“择校考签约入学”、“学区房业主入学”三种最主要的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择校考入学与其他两种方式入学,在很多中学分班是不同的,有些中学有专门的划片及摇号入学的班级,有专门的学区房入学的业主班,择校考入学的学生一般进入的班级在教师资源配置上会有倾斜,即俗称的“重点班级”,中间穿插几个关系户学生。

就如我前面文章所介绍的,虽然年年大力整顿择校考试,但“双减”后,却出现更诡异的现象——“择校考”愈演愈烈,以前是一类民办初中的舞台,现在是一类、二类民办公办所有初中学校都在积极入场,倒逼部分家长和孩子在五、六年级不得不如“赶考”般穿梭于各择校考试之前,不得不让孩子去学择校考的重点——“奥数”,在学科类培训逐步清零的大环境下,“奥数”私教和地下班,方兴未艾,补习费用“水涨船高”。对于以上问题,我们拭目以待,看后面的调整和改变吧。

本文主要介绍下,在小升初阶段,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如何做好相应的初中语文学习的准备。

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我很深刻的感觉到,小升初后,很多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波动,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适应初中语文学习,调整心态,改变节奏和习惯。甚至,有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初中三年难以翻身。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前有教材编订者高喊:让大多数学生中考语文试卷做不完;后有两会代表提出:需要大力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入语文学习体系;这几天还有人要求:取消英语主科身份,提高语文、数学的分值。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语文的地位会逐步提高,考试难度会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这可能是必然的趋势了。

那么在六年级下学期,初中学校已经基本“尘埃落定”的情况下,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接轨初中语文学习,就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了。

一、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认识。

思想认识是一切行为的前提,也是结果最后得以体现的保障。想要学好语文,如果对语文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在给学生布置任何任务,给学生传授任何知识时,我首先会详细讲解任务本质和知识概念,然后告诉学生,我为什么布置这个任务,为什么要传授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教师上课时必须要遵循的逻辑三段论,也是学生能够很好接受和理解的关键。

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就是在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让其明白随后的行为原因和达到效果的目的。

学习语文,同样如此。我们要让学生明明白白知道“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好语文”,这就是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认识。无论是“是什么”还是“为什么”都是要解释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从语文考试的分类上看:语文基础、语法、名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涵盖听、说、读、写、背五类自身综合基本技能,是真正的综合学习。

很多家长特别信所谓的刷题机械式的训练,可能在理科学习上会有短期效果,但在文科学习上就是走错了方向。语文是基础能力+语感能力+文字组织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的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长期过程,见效不如理科快。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课堂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是真正的实践学习。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堂,无论是作文的选材还是综合实践中的口语交际、综合实践,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和发现。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劳动,一处美景,甚至一首歌,一幅画,一盘美食……可能在语文考试中都会成为我们运用的工具。

所以,你会发现,语文学习不能急功近利,是“细水长流”;是循序渐进,是脚踏实地,不要轻信所谓的“万能公式、考试秘籍”。

二、提高相应的心理承受力。

初中语文学习,在竞争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环境压力上都明显与小学不在一个档次上,而语文学习又是“慢功出细活”的过程。

我见过有些学生,初中住读(大部分初中学校是要求住读的)不习惯而崩溃;作业量明显比小学多,不适应;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校有意还是无意,或多或少都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初中年级的分班不同就可见一斑。这些现象,都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心理承受力的要求。

特别是语文成绩上,部分小学语文成绩“水分”较多,大多数学生小学语文基本在90分以上。到了初中,从初一开始,无论是出卷方式,题型分布,给分要求都在向中考看齐,以150分初中语文满分为例(有部分学校在初一时,还会采取百分制或120分制),90分以上就相当于150分的135分以上,其实语文初中成绩基本在120分以上就是年级前列,属于“A”成绩,130分以上在整个年级段也不多。于是很多学生不可能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得到与小学成绩相似的分数,心理落差自然产生,甚至有些家长的心理落差比孩子还大。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心理承受力的提高不止是针对学生,也针对家长。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小学成绩不能全盘代入到初中,特别是语文上。

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可能就会出现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心理反应,进而影响后期学习。所以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逐步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提高抗压能力就是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关键。

初中有一篇现代文阅读“刀爱”。“三月三,砍枣儿干……”奶奶每年都砍枣树,小作者不理解,后来若干年后,看到果农们砍梨树,才明白过来。那文章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好一句“自己给自己一把刀,慎用养料”。我觉得这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和家长认真思考。

三、改变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节奏和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因人而异,不过大部分学生学习节奏感不强,“玩两年,闹两年,跑跑跳跳又两年”。究其原因是“素质教育”不“素质”所造成的。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如果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提高能力。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能力重点包括“做人能力”和“学习能力”两种。“做人能力”最重要的是“生命教育、道德教育、逆境教育”,很可惜这三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中基本是形式大于内容。而“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各学科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其目的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不过也基本是“虚有其表”,甚至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与“放养”、“快乐学习”等同,完全背离了“素质”的本质。

初中,有“一座山”在所有学生面前,无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绝大多数的家长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甘于让孩子自由发展,或是走职高这条路,这是现实。而各中学,也必须要千方百计的提高中考升学率,提高中考进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这也关系到中学的生存和竞争。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所承受的学习负担自然就要远远高于小学。如果还是以小学的学习节奏和学习习惯来应对初中学习,那基本上是会脱节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最后积重难返。

学习节奏和习惯上,最核心的就是计划性。小学六年级,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制订计划、执行计划的能力。制订计划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善于总结的孩子就善于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是孩子的行动能力培养,很多学生制订计划却不严格执行,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最好让孩子对每一个执行点规定相应的时间段来完成,逐步形成“时间概念”,这对初中学习有莫大帮助。

在初中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不拖沓,是治疗“拖延症”的最佳方法。同时“时间概念”也能作用于考试之中,提高考试效率。

四、根据语文学习和考试的规律提前进入。

了解初中语文学习和考试,对于每个六年级的学生和家长都很重要,在初中学校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有的放矢的提前进入初中语文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后期学习的效率,节省出后期的紧张学习时间。

比如“语文基础”涉及的拼音、汉字、词语。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起码要扎实的掌握小学1-6年级的拼音、汉字、词语,通过不断的听默写进行巩固。不要小瞧“语文基础”,之所以称之为“语文基础”,就在于其是所有语文其它板块的基础,没有好的基础,谈不上提高作文、阅读的水平。

比如“文言文古诗词”,在中考中,除4分的课外链接,其它都是初中课本中的内容,完全可以提前背诵和掌握,没有技巧,就是“死记硬背”。

比如“名著阅读”,从初一到初三,共涉及12部名著,如下:

七年级上:朝花夕拾、西游记

七年级下: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八年级上: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八年级下: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九年级上:艾青诗选、水浒传

九年级下:儒林外史、简·爱

目前来看,“名著阅读”自2017年在语文中考出现后,分值逐步提高,俨然成为重点考点,且其考核的内容也是对名著具体内容的考核,而不是“大而化之”的所谓作者、主要人物、中心思想那么简单。完全可以提前开始阅读以上名著,节约将来进入初中后,花在这上面的时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文学习,用功在细节,就必有回报。

更多:招生网 艺考网 高考网 专升本 考研网 名校 名校招生 中考网 小升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