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宣布2022年开始不再进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近期,中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通知,宣布2022年开始不再进行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引发考生和家长高度关注。

清华大学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推迟

2021年9月,教育部要求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虽然离教育部要求的时间还有两年,但近几年已有10多所高校宣布停止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多所高校提前停招

高水平艺术团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取得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并享受相应高校降分录取的优惠。

“又有学校停招了”“今年能报的学校又少了”……眼下正值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报考高峰期,在一些报考群里,考生家长每天都在热烈讨论。

为确保招生公平,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已经提前执行了。

2022年,经教育部批准可在全国招收高水平艺术团的高校共有53所。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30多所高校仍发布了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而中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从2022年起暂停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于2021年甚至更早以前就已停招。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教育部在2021年发布改革意见,把时间节点定为2024年,符合重大教育改革、教育政策调整遵循的“三年早知道”基本原则,目的是给学校、学生和家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调整期。

“部分高校提前停招,可以理解为高校的自主权。”熊丙奇说,那些把停招学校作为目标学校的考生受影响最大。

 

其实,关于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近些年逐渐有一些调整,2019年,教育部规定,高校艺术团招生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美术、书法、播音与主持专业不得纳入艺术团招生范围。适当提高本校艺术团录取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一般不低于本校在生源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

2020年起,取消对“极少数艺术团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考生”进一步降低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的优惠办法。

2020年,54所具招收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高校中有7所已停止招生,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而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宣布停招,只有41所高校招收高水平艺术团。

确保招生公平

近年来,艺考改革拉开帷幕,在提升学生艺术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撕掉艺考以往“走捷径”“投机考学”等标签。

艺考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确保高考的公平正义。早在2018年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的艺术考试、招生,存在“曲线高考”问题。

熊丙奇指出,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的重大调整,体现了提高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扭转重专业轻文化、重招生轻培养的人才培养倾向,打消了部分学生家长把参加艺考作为进名校“跳板”的功利思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调整的关键逻辑,是让艺术体育这类考生在未来走捷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最终跟其他各类高考方式以更加公平的方式来平衡。

多年来,在一些考生和家长眼中,高水平艺术团是一个“降分考名校”的捷径。高校对高水平艺术团合格考生的录取优惠政策一般为该校在生源省份本科一批次同科类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以内;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优惠分数视情况换算。

“政策的改变不是为了挡住艺术人才的进级之门,而是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堵住风险之门。”陈志文认为,一些高水平艺术团存在“滥竽充数”的风险,艺术团是个集体项目,对个体的专业水平,往往依靠少数人的判断,其制约机制一直是个难题。

“取消从招生环节选拔,而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既拆除了这一名校‘跳板’,也符合建设高水平艺术团的初衷,有助于推进大学的艺术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熊丙奇说。

停招高水平艺术团

对高中艺术特长生有何影响?

多位高中艺术团的负责老师表示,团里的高中生基本上是在中考时通过特长类选拔的艺术特长生,他们的升学途径主要为高水平艺术团和艺考两种。

有着20多年艺考指导经验的中学教师陈志钢认为,受政策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有艺术专长、大学准备读非艺术类专业而文化课略微偏弱的考生。没了之前降分或者加分的优惠政策,这部分学生进入名校的难度增加了。

停招高水平艺术团对高校有何影响?查阅相关高校网站发现,有的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一年需要完成数十场校内外专项演出,还要参加国内外大学生艺术类比赛、巡演等。东部一所高校指导老师说,高水平艺术团对于打造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美育工作的抓手之一。“接下来,学校将通过增加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发展艺术类校园社团等形式,多渠道选拔校内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继续充实到艺术团中来。”该指导老师表示。

 

近年来,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继进入中小学必修领域,将由面向少数学生的专业教育转向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提高教育。

储朝晖认为,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调整以后,也使得中小学不要专门去培养少数学生,而是更加重视一般孩子的艺术素养,以及健康体能。

对高校而言,如果中小学时期学生培养起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那么进高校后依然可以发展可以进入艺术团。此次改革的方向也指出,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将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于高校而言,这也是一场归位实践。虽然在各类专业中,艺术类是社会需求较低的那一类,然而从专业招生来看,2020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位居第三。

为此艺考改革要求,在高校定位布局上,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更多:招生网 艺考网 高考网 专升本 考研网 名校 名校招生 中考网 小升初

               

猜你喜欢: